5 月 7 日 , 人民网举办线上 " 稳增长、促消费 " 汽车行业研讨会 , 包括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就推动汽车行业全面复苏、蓄势发展的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宏良在发言中表示 , 应对疫情冲击 ," 企业需要健强内在生命机理 ; 同时也要敏感于变局 , 形成最大程度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实力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变局 , 北京汽车早在今年正月初二就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 , 第一时间打响了 " 防疫情、稳经营 " 双线战役。为保障复工安全 , 企业防疫物资采购团队时刻 " 在线 ", 多渠道、全国甚至全球筹措物资 ; 针对疫情的全球化蔓延态势 , 北京汽车还将疫情防控延伸至海外产业链和供应链前端 , 以 " 点对点 " 方式提供精准帮助。
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 北京汽车强化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订单的统筹 , 各生产基地在 2 月份先后全面恢复正常生产。株洲分公司两个工厂的人员启动柔性共享 , 生产千余台 CNG 汽车投放出租车市场 ; 广州基地也顺利进入到新产品导入阶段。
北京汽车的合资伙伴在这场防疫情、稳经营的战役中战果累累。从 2 月 10 日起逐步恢复生产的北京奔驰 , 是全国最早复工的豪华品牌合资车企。在全面复工前 , 就完成了新设备的全部调试 , 编制近 50 套生产预案 , 复产过程中实现零感染。北京奔驰的抗疫复工经验在戴姆勒全球业务网络中得到了积极评价。北京现代实施北京、河北、重庆三地协同 , 从北京和沧州两地选派 170 多名技能人才驰援重庆。目前已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复工。
围绕复工复产 , 北京汽车发挥协同优势 , 与产业链伙伴共克时艰。企业推出了包括运营、金融、营销等在内三大方面、亿元补贴的 " 一揽子 " 促进政策 , 从厂端最大限度地给予经销商支持 ; 同时 , 创新联合多家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推出 " 鹏翼计划 ", 打造业内首个全场景汽车使用权交易平台。
陈宏良表示 ,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企业体系能力的一次大考 , 企业把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与优化复工复产有机结合 , 驰而不息、不舍寸功 , 跑出了控疫情、促发展的 " 加速度 "。
谋定后动 , 以大健康和数字化加速破局
" 与其被冲击 , 不如去冲浪。" 北京汽车在经历过行业的大风大浪之后更加深了对危机辩证法的理解 , 以对行业变局的敏感性捕捉危机中隐藏的机遇 , 以 " 大健康 " 概念和 " 数字化 " 转型为企业发展破局。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人们对健康出行的需求更加强烈 , 由此影响了汽车市场的消费形态。为维护用户生命健康安全 , 北京汽车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技术攻关 , 快速开发出汽车行业最高等级 "CN95 级 " 空调滤芯 , 成为国内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中汽研华诚首批认证的企业。
北京汽车认为 , 未来的汽车一定是由安全、健康、人车交互构成的一个智能移动共同体。基于上述判断 , 北京汽车依托在安全和健康领域的技术储备 , 在最短时间内推出了 "Hi · Me" 智能健康座舱 , 用有温度的科技 , 守护每个普通人的健康出行。而搭载智能健康座舱的 BEIJING-X7 即将在 6 月上市。
疫情期间 , 现实世界几近停摆 , 但网络经济却逆势繁荣 ; 北京汽车的数字化转型也按下了快进键。在内部业务的价值链上 , 应对远程办公的全方位数据支持应运而生 , 各个业务流在智能终端实现 " 完美复刻 ", 且更加敏捷、高效地支持流程运转 ;" 云管理 " 的上线确保了各项工作计划、策略制定的执行 ; 在线学习社区通过定制化、专业化的学习内容保证了主动提升和防疫复工的 " 同频共振 "。
而对于广大的用户和市场 , 北京汽车也在加快集客途径和营销方式的转型。从 3 月初开始 , 新产品的发布即通过线上发布会形式举办 ; 同时 , 快手、抖音等直播和互动平台与用户沟通的模式也成为常态化 ; 推出的零风险 " 无接触购车 " 为用户提供了 " 健康购车 "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融合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线上新零售 , 加速了 " 车联网 服务 " 的售后服务进程。
当下 , 国家出台汽车消费政策的暖意正在送走疫情中的春寒 , 行业复苏的大幕徐徐展开。陈宏良表示 , 北京汽车将抓住刺激消费的 " 牛鼻子 ", 激发企业变革动能 , 在行业奔涌的大潮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