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内车市的增长,近年来各车企都在加速扩张网络。与市场增长速度相适应的网络扩张,本无可厚非;但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很多车企往往为了抢占更多份额,忽视了对网络扩张速度的控制,这样下去必然是自酿苦果。
过去10年是中国车市的“黄金10年”,2001年我国年汽车销量不过236万辆,到2011年则已经达到了1850万辆,10年间增长了近7倍,创下世界汽车史的新纪录。不过,一般来说,消费市场的过快增长会导致很多方面产生泡沫。回过头看,我们在新车引入和产能扩张等方面的泡沫曾引发不少关注,相比之下,车企在网络扩张方面的泡沫往往被忽视。
但实际上,过去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汽车企业因为网络扩张过于疯狂,由此引发的危机并不少见。最典型莫过于比亚迪,它步入汽车业初期每年增长100%,后来为延续高增长,武断地推行了分网策略;不料后来由于产品和销售增速跟不上这一疯狂计划,导致爆发了一场渠道危机,企业整体经营亦受到沉重打击。
比亚迪的教训刚刚过去,近日又有品牌传出了经销商退出事件。表面上这是一起就是否提车进行的角力,但更深层次原因在于过去几年该品牌网络扩张速度太快,一旦市场下滑,加之产品更新没有跟上,经销商承受不起亏损压力,才选择铤而走险。
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现在这个疯狂扩网的“接力棒”又被传到了豪华车身上。伴随国内豪华车的快速增长,近些年所有豪华品牌都在疯狂扩网。几乎所有投资者挤破头都想建一家豪华车4S店。今年一季度新增的经销商中,有接近一半是进口车和豪华车经销商。
哪里有利润,资本就会流向哪里,这很正常。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一轮的疯狂扩网潮,都带有很大盲目性,其中最关键的盲区在于认为市场将一直保持当前的增速。
过去比亚迪扩网时认为它能一直保持100%的增长,前述品牌则认为每年可增长20%,现在豪华品牌都认为未来50%的增速能轻易实现———但这真有可能吗?任何市场都有一个从起步到快速增长再到饱和的过程,没有任何产品能够一直无限量增长下去,汽车也不例外。
一旦市场趋于饱和,增速必然下滑,并逐渐从高峰滑落。尽管国内车市潜力巨大,但经历快速增长期之后,它终将回复平稳增长。如果企业一直以快速增长时的速度作为扩张网络的“标尺”,必将产生泡沫,最终自酿苦果--终端服务网络不稳定,将直接导致客户满意度的下滑和品牌形象的减分。
很多企业扩网速度“刹不住车”,一方面在于盲目乐观,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扩上了瘾”。对于车企来说,不断扩张网络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消化更多库存,卖出更多车,通过扩网收取的动辄百万元的授权费等好处则更是不一而足。
实际上,国内经销商数量已不少。中国约有6.59万家经销商。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的美国,其新车销量约为中国的2/3,但其新车拥有的新车经销商数量仅约两万家,不及中国的1/3。由此可见,中国汽车经销商不可谓不庞大。
尽管如此,很多汽车企业仍然在加速扩网之中,尤其是合资企业和豪华品牌。相比之下,曾经吃过苦头的自主品牌目前在扩网上要保守得多。现在,是时候根据市场增速来调整一下扩网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