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前夕,一则有关新车车内空气污染引发白血病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让公众对甲醛的担忧从新房装修延伸到了新车。究竟新车甲醛从何而来、危害多大?影响到身体健康的痛点为何一直搁置?作为普通人又如何进行防范?
车内污染危害有多大
2014年,中消协、深圳市消委会曾联合发布《2014年乘用车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TVOC)专项调查报告》报指出,普通乘用车内充斥着大量人造材料,如皮革、塑胶、油漆、黏膜等,若这些材料中含有并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加上车内空间狭小且完全密闭,以及车辆通常在室外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运行,将使得其成为高危领域。
这些主要包含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内部装饰豪华的轿车更容易产生污染,其内部装饰使用的真皮、桃木、电镀、金属、油漆和工程塑料等,如果处理不当都会产生有害物质。车内使用的地毯、内饰 、毛毯和顶篷毡的有害物质挥发量较高。这些材料大多是使用酚醛树脂胶进行粘合的,这种胶就是采用甲醛为原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向空气中不断释放未反应充分的游离甲醛,释放周期长、潜在危害大。
汽车已经变成人们的第二个家,日常代步、长短途旅行,空气中的PM2.5经常超标甚至爆表,长时间四窗紧闭行驶在路上的车辆不计其数,这样虽然可以阻隔颗粒物污染,但是会增加有毒气体的浓度。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会引发呼吸道疾病、鼻咽癌、还会造成孕妇流产或死胎。苯和二甲苯都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严重的还会使造血系统受到损害。
“痛点问题”为何始终悬而未决
从这几年反复出现的汽车异味事件来看,消费者的维权行为大都不了了之。一些行业人士表示,消费者维权最大的困境在于,目前并没有关于汽车空气质量评价的强制标准。
2012年3月,《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作为国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使得车内空气检测终于有标准可依,但因该《指南》并非国家颁布的强制标准,不具有法律效应,对企业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因此收效甚微;2016年该指南发布修订意见稿,拟改为强制标准,但至今尚未正式出台。同时,目前我国车企并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而能被认可的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又通常不接受消费者个人送检,即使消费者有能力自掏腰包,也无法以个人名义进行检测,因此也不能据此去追究有关汽车厂家的责任。
与此同时,市面上除甲醛的产品及技术却良莠不齐。最为常见和被肯定的除甲醛技术为日本的光触媒除甲醛,传统光触媒在阳光下可以分解一些空气中的微小的有机物,这一特点被人们利用到装修污染治理中。但光触媒对紫外线依赖极高,正常的阳关照射并不能达到促氧化标准,尤其是夜间基本不具备除醛能力。
如何一劳永逸?新车甲醛终结者:纳米银触媒技术
在日本光触媒技术基础上,中科院博士后为首的研发团队,研发了第六代有机处理技术——纳米银复合生物酶(R-NH2)甲醛催化分解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发明授权专利,专利号ZL201310280710.X)。这一技术对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有机物可进行彻底催化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且有效成分不被消耗。该技术是目前国家专利级前沿除甲醛科技。
目前此类技术的代表产品为中科东亚除甲醛喷剂,该喷剂除醛率高达98%,产品起效快,喷洒15分钟后即可清除游离状态的甲醛等有害物质,持续时间长。同时具有杀菌、防污、防霉、消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所含生物酶为纯植物提取,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为母婴适用级别的除异味除甲醛产品。
北京中科东亚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拥有该项发明专利的企业,生产和销售除甲醛产品,与科研院校相结合,联合中科院、人大、北科大、中国疾控等多个院校、机构的知名专家组成顾问组,具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和持续的研发整合能力。
除甲醛已经成为行业与个人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相信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和对危害的重视,一定会引起车企和销售商进行重大的制度改革和质量体系的完善。